去年9月,在珠海高新區工作的利先生通過“珠海高新人才一網通”服務平臺,申請新引進青年人才租房補貼,全程無需提交任何材料,不到5秒鐘補貼到賬,現場人員驚呼“高效、便捷!”這也是全市首個實現人才獎補“免申即享”的綜合性服務平臺。
去年1月,珠海高新區重磅推出《珠海高新區建設未來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動計劃(2022—2024年)》專項政策,旨在通過三年時間將高新區打造成為現代化國際化青年人才新家園?!爸楹8咝氯瞬乓痪W通”服務平臺作為落實落細珠海高新區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展現高新區服務人才的決心和誠意。
一年來,珠海高新區以人才強省“五大工程”和人才強市“五大行動”為牽引,深入踐行科教興國戰略,緊扣“產業第一”部署要求,全面實施青年人才“來、居、業、學、樂、留”“六無憂”行動,交出一份亮眼的人才工作答卷。
引得來
多項人才引進指標排名全市第一
“公司研發人才總量在去年成功翻一番,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敝楹V侨诳萍脊煞萦邢薰径麻L李鑫介紹,該公司是專注于電源管理芯片領域的數?;旌闲酒O計企業,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增長期。
對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集成電路企業,人才既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企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李鑫說:“多虧高新區推出系列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讓企業持續增強引才聚才實力?!?/p>
這是人才政策激活企業發展“一池春水”的生動例證。一年來,珠海高新區持續優化“1+N”人才政策體系,精準聚焦“3+3+1”現代產業體系,出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專項產業人才政策,為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以專項產業人才政策舉例,珠海高新區對符合條件的產業緊缺人才,給予最高80萬元生活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轄區高校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學科建設資助支持,同時還對人才子女教育、就醫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
“系列專項政策出臺后,不僅在企業中引起強烈反響,更在行業內產生極大的‘吸睛’作用?!敝楹J邪雽w行業協會秘書長黃華婕說。
人才新政頻出,引得鳳凰筑巢,為高新區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數據顯示,珠海高新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連續5年實現20%以上增長,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連續8個季度實現20%以上增長。
作為在珠海高新區發展壯大的芯片企業,珠海普林芯馳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胡穎哲感慨說:“隨著公司規模日益增大,人才需求量也在持續增加,企業提供平臺和薪酬、政府提供人才扶持和服務,‘雙向發力’會更有助于企業吸引更優質的人才?!?/p>
據統計,2022年珠海高新區全年累計兌現各類人才扶持資金超2.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8.2%,覆蓋企業近1600家次,覆蓋人才超1.5萬人次。全區全年新增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97名,新增市級創新創業團隊7個,兩項指標均排名全市第一。
數天前,在高新區舉辦的首屆高校校友聯盟工作會議上,來自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20所高校完成首批入盟簽約;此外,連續多期成功舉辦的金銀灣未來科技沙龍專場活動,吸引各類人才感知高新、相聚高新。
練好人才工作“內功”,找準人才招引抓手,在奮力奔向國際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新征程中,“人才引擎”正為珠海高新區釋放出更強勁的新動能。
留得住
打造灣區宜居宜業一流生態環境
去年底,位于珠海高新區北圍片區的通橋醫療創新基地項目開工奠基,著力打造神經血管顱內植介入醫療器械研發和生產基地。隨著企業迅速發展壯大,珠海通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產業規模、產品研發、人才招引也駛入“快車道”。
“我們是高新區人才政策的‘受益者’,從全國各地吸引了數十名高級研發人員扎根珠海?!敝楹M蜥t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崢說,去年公司一位技術骨干因子女沒有申請到公立學位的事情煩惱不已,根據相關政策,在珠海高新區相關部門通力協調下,其子女得以順利入讀公立幼兒園。
關心關愛人才,扎扎實實為人才提供住有優居、病有優醫、學有優教等暖心支持,才能真正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讓人才心無旁騖地創新創業。
去年以來,珠海高新區持續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力度,與省一級學?!爸楹J形膱@中學”合作建設禮和校區,全年新開辦、改擴建7所公辦學校,新增學位7200個;出臺產業工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工作方案,計劃到2024年提供6000個公辦學位,2022年已統籌安排500多名產業工人子女入讀公辦學校,讓產業工人子女“有學上、上好學、擇近?!?。
全區進一步優化“1+2+17”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快速推進區人民醫院北圍院區(一期)、區人民醫院三期、唐家灣鎮衛生院二期等項目建設,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人才住房和人才共有產權房等措施,為我們留住了許多中堅力量?!崩铞卧u價說,“人才政策條條精準、后勁十足!”
去年以來,珠海高新區持續加大人才保障性住房供給力度,累計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1萬余套;出臺高新區人才住房管理辦法,人才購房優惠由七折調整為五折;同時,動工建設全市首個產業新社區,集中建設5400套配套公寓、2個工業鄰里中心、1所小學、1所中學,可為2萬名產業工人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實際上,這些舉措,也正響應了2022年珠海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溫暖承諾——“讓廣大在珠海的年輕人、產業工人、新市民‘有業有住有家’?!?/p>
一座優質的宜居宜業之城,絕不僅僅只是硬環境的持續改善,更應該包含城市軟環境的持續提升。
去年以來,珠海高新區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暨人才服務站,實現需求“一口受理、一站辦結”,打通服務企業、服務人才“最后一百米”;前不久,珠海高新區產業金融服務超市、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同期成立,將為企業人才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水積魚聚,木茂鳥集。一座更具吸引力、更有競爭力、更添發展活力的科創新城,正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英才“雙向奔赴”。
用得好
搭建干事創業舞臺廣聚英才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在國內人才競局之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頗為不易。為此,珠海高新區在推進人才工作時往往會立足全局,做好面向未來的充分準備。
秉承這一思路,珠海高新區正奮力為人才搭建更大的干事創業舞臺。
1月9日,坐落于珠海高新區金唐路主干道旁的“港灣7號·智造超級工廠”開園。開園當天,首批4家企業便入駐正式投產。這是珠海首個“開園即投產”的5.0產業新空間,也是跑出“高新速度”、創造“高新效能”的生動縮影。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低成本、高標準、規?;?、配套全、運營優”5.0產業新空間的工作部署,珠海高新區悉心打造10個“政府主導、國企運營”的5.0產業新空間,為高端制造業提供強有力的高品質產業載體支撐,也讓更多產業人才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截至2022年底,珠海高新區已實現“建成即招滿”的目標任務,招商項目簽約面積達97萬平方米;已簽約項目130個,項目擬投資總額約1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9億元,預計達產產值超300億元。
與此同時,聚焦高精尖人才最關注、最核心的需求,高新區不斷鞏固拓展人才發展“生態圈”。
去年,憑借一批入駐珠海高新區博士后創新創業基地的“雙博”項目,28名來自哈佛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實現“1元租金”創業。
據悉,為發揮高新區區域優勢建設“雙博基地1+N體系”,該區出臺了《珠海高新區科技創業孵化載體管理和扶持辦法》,鼓勵區內市級及以上孵化載體面向博士博士后等人才群體打造特色“1元創業空間”,博士博士后人才創辦企業入駐“1元創業空間”只需繳納1元租金(含管理費),可享受36個月的優惠期。
截至去年底,廣東省雙博基地新引進30個項目和45名博士博士后人才;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基地“1元創業空間”新引進11個項目和12名港澳青年人才;南方海洋實驗室、匯金科技、納睿雷達、英諾賽科4家單位獲批設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目前全區省級博士博士后工作站(點)累計達53個,排名全市第一。
未來,珠海高新區將以“雙博基地”為依托,通過“創新平臺+創新資源+創新服務”,構建多維一體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引進更多國內外優秀人才。
青年興則人才強,人才強則產業旺。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珠海高新區以高質量平臺載體為支撐,培養造就一大批企業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為全區打造獨具珠海特色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積蓄強大勢能。
■數讀
2022年珠海高新區人才工作“成績單”
●累計兌現各類人才扶持資金超2.5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8.2%,覆蓋企業近1600家次,覆蓋人才超1.5萬人次
●新增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97名,新增市級創新創業團隊7個,分別占全市38%、25%,兩項指標均位列全市第一;出臺高新區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引進方案,新引進歸國人才64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指標
●向產業人才配售保障性住房1134套、配租4584套,累計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超1萬套
●9月16日以來,全市首個人才獎補“免申即享”項目——新引進人才租房補貼已累計發放補貼約620萬元,覆蓋人才超2100人次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從4家增至6家,廣東省雙博基地新引進30個項目和45名博士博士后人才;港澳科技成果轉化基地“1元創業空間”新引進11個項目和12名港澳青年人才
●新增4家單位獲批設立省級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全區省級博士博士后工作站(點)累計達53個,排名全市第一
●開展“名企名校行”等系列專場招聘會23場次,覆蓋企業1100多家次,提供就業崗位超3.5萬個
●成立高新區高校校友聯盟,吸引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20所高校完成首批入盟簽約
●成功創建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1家,市級示范企業培訓中心和技能大師工作室12家,累計培訓培育技能人才超2300名
●成立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暨人才服務站,全年累計收集各類訴求832件,辦結率高達99%
■聚焦
打造人才新高地
劍指千億級產業園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才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對珠海高新區這座劍指千億級高科技園區而言,人才是推動城市加速騰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年伊始乘風起,匯聚人才再踏新征程。珠海高新區將以實際行動勇擔打造科技創新人才集聚區、人才友好生態示范區、珠海高質量發展龍頭等使命重擔,奮力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邁進。
強化組織領導,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緊扣“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動計劃”任務要求,加強工作全過程跟蹤問效,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深化政校企合作,探索通過簽訂合作協議形式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校企互訪等活動,實現共建共享共贏。充分發揮轄區高等院校集聚的資源稟賦,通過校友資源“以才引才”,助力高新區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優化體制機制,推動人才服務提質增效。持續做好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服務,高質量推進企業服務中心和人才工作站建設,實現企業、人才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加快推進“青年人才驛站”建設??v深推進“珠海高新人才一網通”服務平臺運營管理,力爭實現上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項目超10個,入駐企業超500家,人才資源庫在庫人才超5000名。緊扣“3+3+1”現代產業體系,精準繪制產業人才圖譜,實現高校、企業、人才精準對接。深入實施高新產業人才“一卡通”制度,著力為人才提供創新創業、子女入學、公共文化等優質服務。
深化產城融合,構建一流人才生態環境。以高質量建設珠海未來科技城為契機,精準聚焦未來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優化完善“1+N”人才政策,力爭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突破1000名。緊扣人才發展需求,優化升級“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園區”人才孵化育成體系,高標準建設一批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以服務人才為導向,加快推進“三館一宮”、國際人才社區、產業新社區等基礎配套建設,加大人才保障性住房和優質學位供給力度,加強名校長、名教師、名醫生引進培育力度,解決好人才創新創業后顧之憂。
聚焦人才需求,全方位提升人才獲得感。精心組織籌辦第五屆中國·珠海留學生節暨2023年高新人才活動周活動,繼續擦亮“菁牛匯”創新創業大賽“金字招牌”,長期舉辦金銀灣未來科技沙龍活動,打造珠海高新區科技創新新名片,常態化開展“名企名校行”人才洽談活動。充分發揮博士聯誼會、留學生聯誼會等社會團體作用,舉辦各類體育、音樂、文化、演出等活動,滿足人才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